在中國數據與存儲峰會上“數據中臺論壇”上,來自阿里、網易和云徙科技的專家結合數據中臺市場和產品技術應用現狀進行了深入講解,但是盡管如此,還是需要一個結論:數據中臺如何才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數據中臺市場應用的突破口在哪里?
答案很多。
最簡單的邏輯是:發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
數據中臺市場面臨的問題有很多:諸如數據中臺定義不統一,數據中臺存在很多種解析,且彼此之間差異很大,從而阻礙了數據中臺概念的推廣和傳播;再例如:數據中臺分類混亂,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場景中臺、企業中臺等概念糾纏在一起,用戶不知道如何選擇?供應商不知道如何定位,找到細分市場。此外,用戶定位不準確、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定位不清楚等等,都是數據中臺市場的問題之所在?
解決這樣的問題,談何容易?
其實就像中國人學習英語一樣,大多數人學習英語的目的首先應該是和外國人交流,但是我們的教學更多側重的是語法、句型研究,追求的準確的含義和表達。其實,不僅僅是英語,語文也是如此,我們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學習了。
其實,數據中臺也是如此。
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首先,大家都知道中臺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從公司高層到執行部門,到業務部門要有中臺戰略的決心,要做好數據中臺中的數據資產運營,才能有效發揮數據中臺的價值,并且價值會隨著數據資產越用發揮越大,那么,如何借助數據中臺帶來收益?
本著這樣的思考,作為“數據中臺論壇”的主辦方,百易存儲研究院也和論壇出品人云徙科技戰略市場中心趙靜進行了研討和交流,希望能夠得出一個適合的結論。
從云徙科技現有的經驗來看,目前數據中臺應用比較好的還是“泛消費”領域的用戶。
“泛消費”最為典型的當屬零售行業用戶,不論是電商、連鎖都屬于這個范疇。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能夠透過互聯網服務最終用戶,已經與最終用戶建立了鏈接。
商品推薦、猜你喜歡、加購推薦、商品排序等創新業務的應用,已經給用戶帶來了收益和價值。
這些創新應用更多集中體現在電商,但是對于傳統行業來說,如連鎖、金融、地產、汽車、煙草等傳統行業來說,怎么樣導入業務呢?與電商相比,傳統行業用戶沒有這樣一個集中的互聯網門戶,簡單說,商業模式不一樣,相比更加傳統。
那么對于傳統行業而言,數據中臺就沒有用武之地呢?
從百易存儲研究院的思考來看,答案是否定的。數據中臺技術是沒有“國界”的,但是側重點,或者說突破口應該有所不同。
從云徙科技的現有實踐看,消費者運營應該是一個突破口。
無論對于金融、地產、汽車、連鎖用戶而言,會員都是一個突破口,要知道自己的產品賣給了誰,有什么需求和反饋?沒有這樣的基礎,所謂精準營銷從何說起呢?
對于行業用戶來說,需要準備好數據,不論數據是來自云、互聯網,還是傳統的渠道,數據才是運營的基礎。
準備好數據,這恰恰是數據中臺的能力和使命,這也是數據中臺技術的意義所在。
既然如此,就從會員開始!
為什么不呢?
勿以善小而不為,任何技術和業務的結合,都需要這樣一個出發點。
(百易存儲研究院出品, 希望更多的參與和交流,共勉!) )